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纺织工业厅、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徽省茧丝绸经营管理细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2:58:57  浏览:983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纺织工业厅、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徽省茧丝绸经营管理细则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纺织工业厅、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徽省茧丝绸经营管理细则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加强茧丝绸统一经营管理,根据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国务院关于茧丝收购和出口全部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紧急通知》和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关于茧丝绸经营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以及一九八九年二月二日对外经济贸易部转发《全国蚕茧、丝类、坯绸收购、出口统
一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省内的蚕茧、丝类、坯绸(桑蚕丝及其交织生、炼、漂绸)由安徽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简称省公司,下同)全部实行收购、出口统一经营管理,其它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一律不得经营。
第二条 农商部门要紧密配合,选择重点地区建立蚕茧生产基地,使我省蚕桑生产加快发展。要搞好丝绸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外省在我省建立蚕茧和丝绸生产基地,必须征得省公司同意。
第三条 各级政府应支持蚕茧、丝类和坯绸收购、出口的经营管理工作,保证本省丝绸工业生产原料供应和出口承包任务的完成。
第四条 全省年度丝绸生产和丝类分规格、绸缎分品种及蚕茧收购、出口、调拨、分配计划由省公司编制,报省计委批准,并与地、市工业、外贸、供销社等部门衔接落实,确保出口交货和调拨任务完成。
第五条 要进一步调整丝、绸生产结构,对消耗大、质量差、效益低的丝、绸厂,由主管部门实行关、停、并、转。对质量好、效益高的生产企业(包括国营、集体、乡镇企业)优先分配原材料供应。
第六条 加强对全省蚕茧(包括上、下茧和废茧)收购工作的管理,除金寨、绩溪、青阳、歙县丝绸公司直接收购外,其他县(市)收购业务由省公司委托供销社或外贸系统代购。凡接受委托代购的单位,实行代收代烘经济责任制,要严格执行省规定的鲜茧收购价格、分级标准、收烘
费用和干茧质量标准及价格。具体办法由省公司制定下达。
第七条 各基层蚕茧收烘单位须凭省公司颁发的一九八九年《蚕茧收烘证书》,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禁止超范围收购,取缔无证收购。
第八条 各地收购的鲜茧烘成干茧后(含代购单位),必须如数调给省公司指定的工厂或仓库,不准自行销售。蚕茧生产、收购所需化肥、烘茧用煤、专项资金及其他物资等,均按省调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配。
第九条 为促进蚕桑的发展,根据省委[1982]7号文件规定,由用茧单位交纳百分之三桑改费,即按国家鲜茧定价的收购总额由收茧单位和省公司分别提取,其中:县级收烘单位提取百分之二点四,省公司提取茁分之零点六,按农七、商三,省、地、县“二、二、六”分成使用
。茧灶费按鲜茧五十公斤提取十元,百分之二十上交省公司统一调剂使用,剩余百分之八十由县收烘单位掌握使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条 工厂生产的厂丝、绢纺产品以及干湿下脚全部交省公司收购和调拨,不得自行销售。出口厂丝和绢类产品,按省公司指定的仓库交货,并根据省商检局验定的等级结算;织绸厂所用厂丝(包括细丝、绢丝),按省公司安排的出口任务和用丝调拨单调拨,由丝厂、省公司、绸厂
实行三角结算,并收取百分之二的经管费。
第十一条 织绸厂用丝质量检验,由商检和标准计量部门为准。也可先由丝厂检验,如有异议进行复验,复验费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二条 织绸厂生产的出口产品要按省下达的品种组织生产,其产品全部由省公司负责收购(付次品收购处理办法另行规定)。不按规定交绸的,省公司有权减少或停止其原料供应。
第十三条 受省公司委托代管丝类和绸缎的单位,必须凭省公司的调拨单调拨。不得擅自超调、拒调。
第十四条 鲜茧和厂丝价格按照国家物价局定价执行,不得任意提级提价或另行补贴,也不得压级压价。
第十五条 出口绸缎收购价格由省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经省纺织厅和经贸委审批,报省物价局备案。内销绸缎出厂价格和干茧供应价格,由省物价局、纺织厅批准执行。
第十六条 我省蚕茧、丝类(包括绢纺原料)、坯绸运往省外,必须凭省公司核发的外运许可证,做到一批一证,证货相符。省内蚕茧调运,凭省公司分配计划调拨方向(庄口)调拨。丝类(包括绢纺原料)、坯绸调运由省公司按工厂月度调运计划,核发许可证随货同行。
第十七条 对非法经营蚕茧、丝类和坯绸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部没收其货物或贷款,并根据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对没收的货物,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或所属省分公司按国家定价收购。对罚没收入和处理没收货物的变价款,按规定上缴。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所属的省分公司不得跨地区收购蚕茧、厂丝和坯绸;委托代理收蚕购茧的单位不得跨地区收购蚕茧。违者,按非法经营处理。
第十八条 工商、监察、物价、纺织、外贸等部门,要加强茧丝绸市场管理,经常组织力量,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抬价抢购,杜绝货源外流。对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严肃查处。
第十九条 凡以国家利益为重,模范遵守本细则并做出显著成绩者予以表扬或奖励,其具体办法由省公司另定。
第二十条 省公司负责制定具体的茧丝绸收购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下达之日起执行。




1989年5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决定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


政府令第35号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决定》已经2013年5月2日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2013年5月17日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决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市政府对市级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现将清理结果予以公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加大对行政审批实施的监管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附件:1.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70项)

2.取消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4项)

3.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36项)

4.转变管理方式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74项)

5.合并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212项合并为55项)

6.冻结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54项)

7.转报上级部门审批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83项)

8.垂直部门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36项)

9.垂直部门取消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2项)

10.垂直部门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7项)

11.垂直部门转变管理方式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6项)

12.垂直部门合并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7项合并为6项)

13.垂直部门冻结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3项)

14.垂直部门转报上级审批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1项)



附件1



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170项)






项目名称
类别
设定依据
收费

标准
收费依据
承诺

时限

一 市发改委(4项)

1
权限内投资项目核准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办法及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印发蚌埠市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暂行办法的通知》

《蚌埠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
不收费

2日

2
政府权限内投资项目审批
非行政

许可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

《蚌埠市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不收费

2日

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安徽省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
不收费

3日

4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
行政

许可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省政府245号令下放项目
不收费

5日

二 市教育局(2项)

1
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第十三条

《教师资格条例》
不收费

5日

2
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学历教育网校和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的审批
行政

许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省政府245号令下放项目
不收费

5日

三 市科技局(1项)

1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非行政许可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审批备案制实施细则》

省政府245号令下放项目
不收费

5日

四 市经信委(1项)

1
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核准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

《安徽省地方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办法及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不收费

5日

五 市公安局(16项)

1
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核发
行政

许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三十九条
不收费

5日

2
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35项、第36项、第37项

《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典当管理办法》

《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
不收费

5日

3
集会游行示威许可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第七条
不收费

5日

4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不收费

5日

5
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查及工程验收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38项、第41项

《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
不收费

5日

6
户口登记
非行政许可
《户口登记条例》、《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4号)、《安徽省公安机关户政管理工作规范(修订)》(皖公通〔2012〕62号)、市政府办公室《蚌埠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蚌政办〔2012〕1号)、公安部三局《关于对中国公民姓名用字有关问题的答复》(公治安〔2001〕60号)、公安部《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2002〕74号)、公安部《关于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再婚后未成年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公治〔2006〕304号)、公安部《关于对公民户口身份证件曾用名和别名项目填写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5〕6号)、公安部《关于不得随意更改户口簿出生年月的通知》(公信传〔1986〕594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民委政字〔1990〕217号),国家民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份有关规定的通知》〔民办(政法)发〔2009〕121号〕、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关于公民手术变性后变更户口登记性别项目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安〔2008〕478号)、《安徽省民政厅批转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改进户籍管理推进城镇化进程意见的通知》(皖政(2001)54号),《市政府2001年65次会议纪要》、《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重新规定军官家属随军条件请示的通知》
初次领证不收费。迁移证、准迁证证件丢失补领,污损、过期换领,每证2元。户口薄丢失、损坏补办,征收6元/本
《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12〕97号)
1-4日

7
运输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审批
非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条

省公路管理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关于联合办理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超限车辆行驶公路有关事项的通知》(皖路路 〔2006〕26号)
不收费

1日

8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换证、补证、注销、审验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八条至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详见收费许可证
省物价局

省财政厅

皖价费〔2008〕67号
考试合格1个工作日、受理后当日

9
车辆登记管理审批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十五条

《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五条
详见收费许可证
皖价费〔2008〕67号
注册登记2个工作日,其余1个工作日

10
出入境证件审批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第四条、第二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十条、第十六条

公安部《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工作规范》第二条
详见收费许可证
国家计委、财政部

计价格〔2000〕293号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价费字〔1993〕164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发改价格〔2004〕2230号
10日

11
港澳通行证核发
行政

许可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十二条

《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审批管理工作规范》第三条、第四条
详见收费许可证
国家计委、财政部

计价格〔2002〕1097号,

发改价格〔2005〕77号
10-

40日

12
往来台湾大陆审批
行政

许可
《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
详见收费许可证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价费字〔1993〕164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发改价格〔2005〕1460号
10日

13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意见书核发
行政

许可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
不收费

5日

14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
不收费

5日

15
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及爆破作业管理审批
行政

许可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
不收费

5日

16
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及焰火燃放许可
行政

许可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三条
不收费

5日

六 市民政局(5项)

1
社会团体登记
行政

许可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

《关于推进合芜蚌试验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
不收费

2日

2
非公募基金会及其分支和代表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行政

许可
《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

《关于推进合芜蚌试验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
不收费

2日

3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行政

许可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
不收费

2日

4
收养子女登记
非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
收养登记250元/例、解除收养登记100元/例
计价格〔2001〕523号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价费字〔1992〕349号
2日

5
道路、小区及重要建筑物的命名和更名的审批
非行政许可
《地名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一条

《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
不收费

4日

七 市司法局(1项)

1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
行政

许可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省政府245号令下放项目
不收费

5日

八 市财政局(3项)

1
会计管理审批
行政

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

不分页显示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

国家经委、公安部 等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

1987年1月19日,国家经委、公安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建设,保障本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简称专职消防队)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好本单位的防火、灭火工作。需要时,应协同公安消防队扑救外单位火灾。
第三条 专职消防队由厂长、经理等单位负责人领导,日常工作由本单位公安、保卫或安全技术部门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和人员编制,均应以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为原则,经费由建队单位承担。企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须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会同企业单位主管部门商定;事业单位设置专职消防队和人员编制,要报编制部门批准。单位领导决定消防队干部的任免、调动时,应当征求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意见。

第二章 建 队
第五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火灾危险性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
(二)重要的港口、码头、飞机航站;
(三)专用仓库、储油或储气基地;
(四)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
(五)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认为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其他单位。
第六条 企业专职消防队的人员和消防车配备数量,由建队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商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人员数量,由编制部门审批。
第七条 本单位设置两个以上专职消防队、人数在一百人左右的,可以成立专职消防大队;设置五个以上专职消防队、人数在二百人左右的,可以成立专职消防支队。

第三章 火灾预防
第八条 专职消防队要建立防火责任制,定期深入责任区进行防火检查,督促消除火险隐患,建立防火档案。
第九条 专职消防队要在本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普及消防常识,推动消防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并负责训练义务消防队。
第十条 在本单位改变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变更原材料、产品以及需要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施工时,专职消防队应当向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消防安全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专职消防队应当定期向主管领导和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汇报消防工作。发现违反消防法规的情况,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如不采纳,可向本单位领导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报告。

第四章 执勤备战
第十二条 专职消防队的执勤、灭火战斗、业务训练应当参照执行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消防队执勤条令》、《公安消防队灭火战斗条令》和《消防战士基本功训练规定》。
第十三条 专职消防队应当加强灭火战术、技术的训练,对本单位的重点保卫部位必须制定灭火作战方案,进行实地演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灭火战斗能力。
第十四条 专职消防队要随时做好灭火战斗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扑救,及时抢救人员和物资,并向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报告。当接到消防监督部门的外出灭火调令时,应当迅速出动,听从指挥。
第十五条 专职消防队要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实行昼夜执勤制度并加强节假日执勤。执勤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六条 专职消防队的执勤人员,由执勤队长、战斗(班)员、驾驶员和电话员组成。执勤队长由队长、指导员轮流担任。每辆水罐消防车或泡沫消防车,执勤战斗员不少于五名;每辆轻便消防车执勤战斗员不少于三名;特种消防车(艇)的执勤战斗员根据需要配备。

第五章 消防队员
第十七条 专职消防队队员条件是:热爱消防工作,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第十八条 专职消防队的队员,应当优先在本单位职工中选调。不足时,应当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先从城镇待业人员中招收;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从农村青年中招收(户粮关系不转)。新招消防队员,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用工形式,可以招用五年以上的长期工、一年至五年的短期工和定期轮换工,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用工形式,都应当执行劳动合同制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专职消防队在不影响执勤备战和业务训练的前提下,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养两用人才活动,为离队后的工作安排创造条件。
第二十条 专职消防队的队长或指导员应当由干部担任。

第六章 工资福利
第二十一条 专职消防队人员实行本单位工资奖金制度,享受本单位生产职工同等保险福利待遇。离队后,按新的岗位确定待遇。
第二十二条 从社会上招收的专职消防队人员的转正定级和工资待遇及以后的晋级,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专职消防队人员因执勤需要集体住宿必需的营具,由建队单位购置。
第二十四条 专职消防队人员在业务训练、灭火战斗中受伤、致残、死亡,应当按照本单位执行的有关劳动保险或伤亡抚恤规定办理;壮烈牺牲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的革命烈士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审批手续,申请批准为革命烈士。
第二十五条 专职消防队人员着上绿下蓝制式服装,佩戴领章、帽徽。式样、供应标准和价拨办法由公安部商有关部门另定。

第七章 经 费
第二十六条 企业单位的消防维护费和日常经费(如消防队员的工资、消防用材料物资)应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支付给消防队员的奖金、福利应在企业奖励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中列支;购置的消防器材属于固定资产的,应在企业更新改造基金、生产发展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七条 专职消防队的营房设施,参照执行公安部颁发的《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由建队单位负责营建。
第二十八条 专职消防队所需消防车(艇)、器材、油料、通讯设备和人员的战斗装备等,应当做出计划,报本单位领导批准购置。
第二十九条 专职消防队为外单位扑救火灾消耗的燃料、灭火剂以及器材装备的折损等费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实际消耗给予补偿。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由国家经委、公安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由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